本方案以湖南长沙生鲜配送公司为蓝本设计规划。
系统由“订单管理”,“仓库管理”,“配送管理”三大部分组成,结合企业的现实运作情况形成“仓配”一体化。充分利用“微信”作为前端销售工具,迎合现代新型网民消费习惯,提升客户体验。
该公司在长沙设有一个冷冻总仓,在几百个社区设有“店面”。每个店面既是销售终端也是分仓,同时也是配送站。
1 需求模型
1.1 业务流程示意图
1.1.1 买家(客户)通过网站、电话、微信、报纸等途径选购商品。订单通过接口接入WMS系统。
1.1.2 地址不详细无库存的等异常订单,由客服审核确认。
1.1.3 仓库操作员根据订单拣选商品,打包,称重,过磅,贴标签。系统邦定订单号与实物包装包的快递条码。
1.1.4 按收货地址确认应该发往哪个”店面”,装不同的线路车。
1.1.5 车路车到达”店面”后,店面入库。有订单号的进临时库;无订单号的商品上货架。
1.1.6 临时库的商品都是客户订购的,店面做“入库”扫描时,自动发送短信给客户通知准备收货,或来店自提。
1.1.7 已明确要送货上门的,分派配送员送货上门。
1.1.8 已签收的订单,系统自动返馈给网站、微信等前端销售平台。
2 功能规划
2.1 订单管理系统
订单接口是WMS系统与前端销售平台(网站,微信,400电话)数据共享、传输的路径。
2.1.1 就近分配:根据收货地址自动判断数据应该传给哪个分仓。
2.1.2 人工干预:收货地址不详细,不能自动匹配的由客服审核、确认。
2.1.3 智能分析:订单来源统计。
2.1.4 时效监控:完成时效、订单状态监控。
2.2 仓库管理系统
2.2.1 库区库位管理
2.2.1.1把实际的仓库分重若干个逻辑区。
2.2.1.2把社区眼店面,设成分仓。
2.2.1.3总仓和每个分仓都设有“临库区”和“次品库”。总仓采购货物入库时先进入临库区。再逐步入逻辑库区、库位。相当于从临库区调拨到其它库区;总仓线车开往店面后,车上有客户购买的商品也有总仓发往门店的商品(如:展品),客户购买的商品都有订单标签,到店后直接入临库区;非客户购买的商品直接入店面库存。
2.2.1.4退货,换货的商品入次品库。不影响正常库存。
2.2.1.5库存表也是按分仓,按库区统计。
2.2.2 采购入库管理
2.2.2.1有条形码的商品(如饮料,酒类)扫描条码计件入库;没有条形码的(如肉,水果)称重入库。
2.2.2.2也可以为肉类,水果,生鲜类商品自定义内部条码(如苹果条码是A1111,香蕉是A11112;鳃鱼是B1111,牛肉是C1111)。
2.2.2.3所有商品入库都记录批次号,以保证以后,按食品有效期,先入先出原则销售出库。
2.2.3 销售出库管理
2.2.3.1系统汇总打印出每张客户订单的明细货物,由拣货员拣选货物。
2.2.3.2根据实情况进行切块、打包,等浅加工操作。
2.2.3.3打包后系统打印标签,生成新的快递单号,并绑定快递单号与订单号(可能出现一个订单号多个快递单号)。标签上已印有明显的目的地代码、收件人信息。
2.2.3.4根据目的地代码,分拣成堆,装上不同的线路车,同时做出库扫描。
2.3 配送管理系统
2.3.1 总仓到”社区眼”门店之间运输
2.3.1.1支持自有物流车运输,也支持第三方快递运输。
2.3.1.2车上商品分两大类:A客户购买的商品,B总仓发给分仓的展品(不需要配送,非客户订购)。
2.3.1.3车辆到达店面后,把A类商品入临时库,等待配送。把B类商品直接入店面分仓。
2.3.2 派送管理
2.3.2.1客户订购的商品入临库后系统自动发送短信给客户,提醒准备收货,或来电自提。
2.3.2.2安排配送员送货,做派送扫描,系统记录应收金额。
2.3.2.3派送成功的正常签收;异常情况分两种A部分签收,B退货撤单
2.3.3 自提管理
2.3.3.1客户提供手机号,或提货短信中的验证码或订单号。店员查询是否已到店。已到店的系统会提示货物所在货架上的位置,方便查找货物。
2.3.3.2未到商品系统显示订单状态,并告之预计到达时间。